一是組隊伍,。成立“鴻硯傳聲”理論宣講團,組織黨員干部,、鄉(xiāng)賢達人,、退役軍人,、道德模范、文藝骨干等40余名建立宣講人才庫,下設“理論宣講隊”“政策宣講隊”“退役軍人”宣講隊,、“醫(yī)心向黨”宣講隊等10支特色宣講隊,培育骨干宣講員20名,構建“領導干部講理論,、黨員干部講政策、模范人物講事跡,、百姓群眾講體會”的宣講新格局,。
二是拓載體。依托“鎮(zhèn),、村、網(wǎng)格”三級平臺,建立以1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(所)站為重點的固定宣講陣地,打造“土板凳大講堂”“道德講堂”“翠屏灣議事站”“村民聚會亭”“掌上課堂”等32個特色宣講陣地,打通基層理論宣講的“最后一百米”。
三是建機制,。建立“周周有活動、月月有精品”的“1+N”理論宣講機制,即鎮(zhèn)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每周至少開展1場理論宣講志愿服務,10支特色宣講隊每月組織2-3名宣講員深入集市,、田間地頭、議事院落,、企業(yè)(園區(qū))等同步開展“N”場理論宣講,做到宣講不停歇,、活動不停頓、惠民不停止,。
四是提質效。堅持把講黨的理論與講群眾故事結合起來,采取“主題宣講+現(xiàn)場互動+實物演練”“快板+三句半+詩歌朗誦+文藝表演”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,傳播黨的理論,、闡釋政策主張、回應群眾關切,、滿足百姓需求,開展各類微宣講200余場次,覆蓋群眾1萬余人,確保黨的創(chuàng)新理論聲聲入耳,、“聲”入人心。